潘伟鸣,溧阳市信访局副局长,躬身信访岗位十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心用情用力把来访群众的每一件事办实办好,先后获得“常州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溧阳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学思践悟 提升履职能力
潘伟鸣秉持终身学习理念,坚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面对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她坚持从理论入手,带头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吃深悟透、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以党的最新理论指导工作实际,并转化为工作实效。《信访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她主动带领分管科室同志一起认真学习研究,针对全市各部门信访事项处理 “规范不够、标准不一”实际,对原有各类办理要求进一步科学完善,牵头编印《信访工作要求汇编》,有效提升全市信访事项办理规范化水平,办理质效大幅提高。
李俊(化名)是一名讨薪6年的河北籍农民工,2015年,其与哥哥李瑞(化名)跟随经理万某打工,但万某与挂靠公司老板之间发生工程款结算矛盾,导致李俊兄弟俩工资迟迟得不到结算。2020年1月13日,抱着“碰碰运气”的李俊李瑞兄弟来到溧阳市信访局求助。潘伟鸣热情接待他们,详细了解情况,对接住建部门,把挂靠公司负责人约到信访局协商会办。经了解,该公司因管理不善已亏损70余万元,压力巨大。潘伟鸣与职能部门多方沟通协调、释法明理,最后公司负责人同意“先结算30%,余款等公司与项目总包结算后再支付”的解决方案。随后,潘伟鸣与李俊李瑞兄弟作了详细的沟通,并表示将对该事项负责到底。2021年2月1日晚上10点多,潘伟鸣突然接到李俊电话说着急用钱,余款还未收到,因为疫情原因无法赶到溧阳,请她帮忙解决。接到电话后,潘伟鸣连夜联系市住建部门……夜里11:30,潘伟鸣收到李俊发来的短信:“余款已收到,足额的,非常非常感谢您。”
锐意开拓 推进工作创新
面对基层信访干部阳光信访系统操作不熟悉、难上手等情况,潘伟鸣牵头编印简洁明了的《阳光平台实务操作手册》,多次组织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信访干部进行操作培训。在她积极推动下,全市基层信访干部很快掌握阳光信访系统操作规程。对于初信初访办理,潘伟鸣创新提出“马上办、提速办、认真办”工作机制,督促责任单位处理在“第一地点”、解决在“第一时间”,让群众“最多访一次”。
2022年12月9日,某商场商户代表到市接访中心集访,反映商场申办美食节审批不成功,本已准备好的食材货物变质损坏,要求承办方和商场赔偿损失。这些商户来自全国各地,为了美食节做点生意聚集到溧阳,该事件涉及街道、市监等多个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潘伟鸣立即召集相关部门会商,组织商户、承办方和商场负责人三方调解。承办方李老板表示其目前也处于亏损状态,已经赔偿的几万元都是借的,他支付不了剩余的赔偿款。潘伟鸣和李老板深入交谈数个多小时,为他理关系、明道理,最终李老板同意就剩余赔偿款向商户们打欠条。经过协调,商场也愿意提供一些补偿。凌晨0:30左右,三方签订调解协议,约定上午各方支付相关款项。经过8个小时辛勤协调,问题终于圆满解决。
面对涉法涉诉信访事项逐年增加的情况,潘伟鸣主导在来访接待中心设立律师工作室、“金桂飘香”调解工作室,第一时间甄别、分流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成功引导200余起信访矛盾在法治轨道解决,相关做法在国家信访局微信公众号、新华日报等媒体分别报道。
强化担当 化解突出问题
潘伟鸣连续5年深度参与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工作,扎实推进重复信访治理和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坚持到一线走访接待,到一线调查研究,到一线解决难题。她十年如一日每月带队赴挂钩镇(街道)进行指导帮带,对久拖不决、矛盾突出的信访问题认真听取汇报,提出化解建议,牵头责任单位会商会办,制定解决方案直至停访息诉、案结事了。
2021年11月1日,山西籍信访群众张亮(化名)来到市接访中心,反映其哥哥张然(化名)在溧阳某工地打工期间,误喝防腐剂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从老家赶到溧阳连续多日与施工方沟通,均毫无结果,身心处于崩溃边缘。由于张然跟着包工头打工,并未与公司直接发生劳动关系,化解难度较大。潘伟鸣作为当日值班领导接待了张亮,一方面先安抚其情绪,防止有过激行为,另一方面及时联系住建、人社等部门,约谈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并邀请专业律师全程参与调解。经过多轮协商,张亮在11月19日与施工单位签署赔偿协议,事情得到圆满解决。11月23日,张亮特意从山西老家给她寄来了锦旗和感谢信,衷心感谢溧阳市信访局给予的帮助。近年来,潘伟鸣参与推动化解“骨头案”“钉子案”140余件。
十年来,潘伟鸣带着思路、带着情怀、带着温度接待群众1800余次,化解信访矛盾1500余件,被群众誉为值得信任的“娘家人”“贴心人”。潘伟鸣说,信访工作虽难,但能用自己的努力换取群众的满意,再苦再累都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