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经验交流 |钟楼区:创设“民情工作室”建强“一站式”解纷专职化队伍 |
发布日期:2023-12-11 |
钟楼区针对基层解纷阵地缺乏、专职调解力量不足、经费保障欠缺、化解能力较弱等困境,推动所有镇(街道)“民情工作室”建设,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新平台,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一、强化资源整合 创设多元解纷“综合体” 有问题打“12345”“110”的观念固化,基层始终缺乏专业解纷阵地、队伍。钟楼区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打造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新高地,让百姓“有地说理”。 一是建优实体阵地。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民情工作室”建设,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调剂现有办公场地,统筹资源打造集司法、信访、公共法律服务等一体运行平台。 二是建强专业队伍。工作室配备“1+1+N”调解力量,即1名司法专干,1名调解部门派驻人员,N名专职调解员,全区已招聘专职调解员30名,实施专款专项考核奖励。 三是建好工作流程。健全纠纷受理、分流、指派、化解等工作制度,印发工作指引和流程图,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的工作模式,今年累计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纠纷3000余件。 二、强化建章立制 构建多元解纷“融合网” 上面“接不住”、下面“调不了”,多元解纷机制、措施仍然不健全。该地建立、固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机制和措施,抓早抓小、应调尽调,让群众“只跑一次”。 一是常态化双向派驻。法院、信访与镇(街道)紧密对接,采取“请进来”“派出去”双向派驻方式,80余名法官定网入格,每月开展普法宣传,听取群众意见,培训指导人民调解员,参与化解重大疑难纠纷。镇(街道)定期派驻调解员至法院等区级部门,先行调解本辖区内纠纷。 二是规范化各方联调。推进“民情工作室”与书记工作室、物业调解室、网格党群直通站等站室共建,共享资源、联处纠纷。北港街道工作室打造“融治理”共享空间,建立“三官两师”、乡贤、老娘舅等九支调解队伍。五星街道工作室实行“网格员包案+法官指导”工作模式,妥善化解某工地农民工讨薪等一批群体性事件。 三是专业化助企纾困。创设“工作室+产业链”服务模式,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永红街道工作室组建“专精特新”法律专家团,走访企业百余家,帮助企业调解用工矛盾80余件。新闸街道新博智汇谷、科技工业园两大工作室为35家重点企业出具法治体检报告,提出法律意见60余条。南大街街道、荷花池街道工作室建立“商圈合伙人”机制,提前介入商业街品牌推广、合约签单、店招审批等工作。 三、强化科技赋能 打造多元解纷“智慧脑” 调解平台分散、部门单打独斗,导致基层难以预防、化解被动。该地树立数据资产理念,释放数字技术红利,把数治融入调解各环节,让解纷“触手可及”。
一是整合运行综合系统处置端。结合“一网统管”建设,平安建设成员单位整合人民调解、“12345”、网格化等平台以及“马上办”和“阳光物业”小程序,为“民情工作室”设计多元解纷一站式系统,实现多来源矛盾纠纷、多领域调解队伍在一个综合系统完成咨询、评估、分流、调解、确认等工作。 二是畅通运行警网融合发现端。打通公安全警基础平台与网格化平台,发挥民警、网格员两支调解队伍的作用,共同在网格内开展社情上报、矛盾化解、防范宣传等工作,协同就地解决一般性矛盾纠纷,对非警务类警情及社区难以解决的矛盾,由“民情工作室”专职调解员提前介入、及时化解。 三是精准运行应用场景研判端。对多个矛调平台的数据进行汇聚、交换、大数据分析,形成辖区多元调解数据库和矛盾纠纷高发类型、热点区域、效果评估等场景图,为预防化解工作提供精准指引。“龙城e诉中心”推行全区域、全流程、全场景的诉讼服务,提供网上立案、网上提交材料、网上阅卷、在线调解、在线听证、在线开庭等服务。 (来源:常州政法) |
主办单位:常州市信访局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5号楼1-3楼
电话:0519-8568093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